新世纪的前5年,是我国钢铁工业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。2003年,我国钢产量突破2亿吨,2005年突破3亿吨,进一步巩固了我国世界钢产量大国的地位。随着产能快速扩张,我国钢材市场产需格局也逐渐发生了变化,2005年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,淘汰落后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。
2005年7月8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《钢铁产业发展政策》明确规定,焊管厂钢铁行业在新增生产能力的同时,必须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,以控制钢铁产能的过快扩张。同年12月21日,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正式公布,以能耗作为重要标准,将钢铁、石油等20个行业的1128个项目划分为鼓励类、限制类和淘汰类。
此外,从2005年底到2006年,国务院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先后下发了《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》、江苏焊管厂《关于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》等一系列政策,钢铁工业淘汰落后炼铁和炼钢产能的工作不断推进。
2007年4月27日,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会议,焊管价格温家宝总理提出,要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,有条件的地方要安排资金,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等,进一步强化行政手段在淘汰落后过程中的作用。同时,国家与北京、河北、山西等10个省(区、市)签订了第一批《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》。2007年底,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,与18个省(区、市)和宝钢签订了《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(第二批)责任书》。此后,我国淘汰落后工作迅速推进,取得了很大的进展。
“十一五”的5年间,我国钢铁工业实际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272万吨、炼钢产能7224万吨,超额完成了“十一五”预期目标任务。2011年,我国完成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122万吨、炼钢产能2794万吨。截至2011年,我国400立方米以下高炉和30吨以下转炉、电炉的数量也已经大大减少,钢铁行业剩余的落后产能所占的比例已经明显缩小,淘汰落后工作成绩显著。
http://www.wxhgc.com
|